• 乳癌篩檢指標

  • broken image

    短期指標是指參加完篩檢後就可以取得的資料,並用取得的資料進行評估,其中包含篩檢率、陽性率、轉介率、陽性預測值以及癌症偵測率。篩檢率即為篩檢人數除以人口數,來評估現行人口有多少人已經接受篩檢服務。在接受服務後一定會有陽性個案,在篩檢人數中有多少陽性個案,即為陽性率。接著陽性個案須進一步接受轉介,0、3、4、5皆須要接受複診或確診之檢查,有完成者就屬於完成轉介之人數,評估在陽性人數中有多少人完成轉介,即為轉介率。而陽性預測值及癌症偵測率用來評估篩檢服務工具的敏感度以及有效性。

  • broken image

    2004-2019年間,乳房攝影篩檢量逐年上升,特別在2009年到2019年間,每年平均篩檢人數由2008年的156,718增為2019年的884,119人,增幅達5倍,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整體篩檢量仍持續下降,2021年篩檢人數僅剩669,896人為近10年來最低,但自2022年疫情趨緩,篩檢人數回升至856,511人,且持續成長,直至2023年已達919,620人 (篩檢率39.3%),為自200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2010年篩檢人數大幅成長係因乳攝車加入篩檢服務及乳癌篩檢族群年齡下修至45歲開始,因而擴大篩檢服務族群,年輕族群女性篩檢量佔比至今仍佔多數,45-49歲年輕族群篩檢人數的比例有稍微提升。觀察醫院與乳攝車篩檢量,乳攝車之篩檢量自2010年以後快速增加,乳攝車與醫院篩檢量佔比約為6:4,也就是每10位來參加篩檢的人,有6位是來自乳攝車篩檢,4位是來自醫院的篩檢。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整體篩檢的陽性率約為8%,也就是說每100個來參加篩檢的個案中,會找到8個陽性個案。2004年到2023年間,乳癌篩檢陽性率平均為8.67%,隨時間推移呈現穩定而一致的趨勢,表示乳癌篩檢工具對於疾病辨識上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而陽性率在年輕族群中較高,年長族群之陽性率較低 (年輕族群 10.9%/年長族群 6.3%)。

  •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整體篩檢的轉介率約為90%,也就是說每100個篩檢陽性的個案中,有9成陽性個案都有進行轉介。另外,乳癌篩檢轉介率自2009年後逐漸下降,由2004年至2009年平均95%下降至2014年之83%,於2022年又回升至90%,2023年又上升至93%,因此乳癌轉介率之趨勢尚需更長時間的觀察。而年齡別的轉介率較無太大差異。

  •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2019-2023年癌症個案大約皆落在4,500人左右,透過年齡別可見年輕族群(45-49歲)乳癌確診人數近年有增加的趨勢,年輕族群乳癌的陽性預測值及偵測率在2023年為4.7%及5.1‰。2004年到2023年間乳癌陽性預測值以及偵測率在年齡別趨勢上皆有微幅上升,這樣的現象除了反應篩檢系統的穩定以及疾病偵測的效率外,目標族群在疾病負擔上的世代效應也應納入考量。

  •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乳攝車陽性率由2005年的6.1%逐年增加至2023年的7.4%,但仍低於醫院的9.7%。由乳攝車與醫院的乳癌篩檢陽性個案轉介完成率歷年趨勢可發現,2005年至2008年間,乳攝車與醫院之轉介完成率分別為94-98%與96%,然而醫院之轉介完成率自2009年的95%下降至2021年的90.91%,乳攝車轉介率自2009年的90.04%下降至2021年的88.04%,但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醫院與乳攝車之轉介完成率分別回升至92.75%與92.41%。乳攝車之陽性預測值於2005至2009年間呈現急遽下降趨勢 (6%至2.6%),然2010年後逐漸上升至2023年的5.78%;醫院之陽性預測值自2005至2023年間持續上升由3.4%逐漸上升至8.34%。偵測率於2005年至2023年間均是以醫院表現較乳攝車佳。

  •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