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篩檢沿革
台灣自2004年起開始推動大腸直腸癌社區到點篩檢服務,提供50至69歲族群每兩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潛血(FIT)篩檢。至2010年推動癌症防治品質精進計劃,同時鼓勵醫療院所推動到院篩檢服務(In-reach screening service),使癌症篩檢實施範圍擴大至各地醫療院所。2010年將篩檢年齡提高至74歲。2016年開始補助Kyowa II (HM-JACKarc),與原有的Kyowa l同時並行使用,直至2021年,停止補助Kyowa I (HM-JACK)糞便採集器。
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之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民眾領取採檢管後依衛教方式進行採檢,採檢完回收進行檢驗,若結果為陰性者只需兩年後再做篩檢;若結果為陽性者,則須於3個月內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以確認是否為大腸癌以便後續治療追蹤。在接受大腸鏡檢查時,需要針對大腸鏡檢查品質進行監測,包含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不良率以及標準鏡檢報告(Q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