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篩檢指標
篩檢指標包含篩檢率、陽性率、轉介率、陽性預測值以及偵測率。以大腸癌而言,篩檢目標人口為50-74歲之民眾,篩檢率即為來參與篩檢的人數。參與篩檢後,透過FIT潛血檢查會找出陽性人數,即可得到陽性率。在該群陽性人口數中,預期皆須接受轉介,但也有可能因為個人因素或醫療量能等問題而沒有接受轉介,因此影響轉介率的表現。陽性預測值則是反映在篩檢人數中有多少人罹患癌症。
整個篩檢的流程即為標的群體參與篩檢後,檢測其為陽性亦或是陰性,若為陽性則需接受進一步轉介,以確認其為正常、癌前病變或大腸癌;若為陰性則進入兩年一次篩檢的循環。如有癌前病變需進行息肉切除,若為正常則同樣兩年後再進行篩檢即可,若確診為大腸癌個案,就進一步接受治療追蹤。
歷年大腸直腸癌篩檢之指標趨勢,從2004年篩檢人數為190,938人到2009年292,607人,此期間每年平均篩檢人數為248,840人,而自2010年起篩檢量大幅增加,2010年到2023年間,每年平均篩檢人數為1,165,925人,增幅達4.69倍,主要原因為導入醫院(in-reach)篩檢策略,使得目標群眾之涵蓋情況增加。
性別上篩檢量的差異歷年來皆是女性高於男性。篩檢人數在年齡層上顯示篩檢推行初期幾乎都是60歲以下族群為大宗,而在調高年齡至74歲後,篩檢族群則轉為60歲以上居多,也可能是因為會參加篩檢的族群屬於同世代的人為主,隨著時間推演,年齡層也跟著提高。
陽性率在2014年以前不論性別及年齡層都有上升的趨勢,可能係因醫院參加篩檢者其族群特徵與過去參與社區篩檢之族群有異,然而2014年後,陽性率略為下降 。2019年陽性人數約有9.1萬人左右,2020年為8.6萬,2021年為7.2萬,2022年為6.7萬,2023年則為7.1萬,整體陽性率落在5.7%至6.7%,陽性率男性高於女性(7.3% / 4.5%)。年齡層陽性率落在4.5%-7.7%,隨年齡增加而陽性率越高。
相對於篩檢介入的涵蓋狀況,轉介率在年齡層及性別的趨勢上均無差異,2019及2020年轉介人數各約有6萬多人,至2021與2022年約有4.5萬人左右,整體轉介率維持在7成以上。然而轉介率於自2006年到2009年時有8成的轉介率,於2010年到2020年間則降至6成左右再回升至近7成,並於2023年整體轉介率達到73.8%。
運用糞便潛血檢查進行大腸直腸癌篩檢對癌病灶之陽性預測值(含首次篩檢與後續篩檢)變化不大,女性約在2%到3%之間,男性約在3%到4%之間;而在年齡層方面可以發現,陽性於測值與年齡大小呈正相關,高年齡層族群陽性預測值較低年齡層族群高,此外隨篩檢計畫的推行,2004年在50-69歲高危險族群的陽性預測值界在1.8% 到 3.3%,而至今2023年在50-69歲高危險族群的陽性預測值則提高至2.7% 至4.1%。在長達14年間的篩檢過程中呈現穩定而一致的表現,這顯示接受篩檢目標族群選擇上的一致性以及篩檢工具特性表現之穩定性。
女性於2004到2009年間的癌症偵測率(含首次篩檢與後續篩檢)約為0.8‰,而2010年增至1.46‰後,維持到2023年,男性則在2010年,由原本的1.61‰增至2.8‰左右而保持平衡。年齡別偵測率顯示越高年齡的族群,其在2008年至2011年間的大腸直腸癌篩檢偵測率的上升幅度越大,篩檢偵測率除了反應出篩檢執行效率的增加,其中更包含臺灣族群世代效應之影響。
腺瘤及癌症確診合計之陽性人數及陽性預測值在2010年後將偵測為腺瘤之個案也列入陽性,陽性人數及陽性預測值大幅上升,在2023年透過篩檢發現腺瘤及癌症的陽性人數為32,960人,比癌症確診人數 (2,560人) 多12倍,陽性預測值整體為46.3%,男性高於女性 (51.3% / 40.5%)。年齡別資料顯示在2021年後,70歲以上族群陽性預測值佔多數且達4成以上。
腺瘤及癌症確診合計之陽性人數及偵測率在2010年後陽性人數及偵測率大幅上升,偵測率整體為26.2‰,男性高於女性的幅度也增加 (37.5‰ / 18.2‰)。年齡別資料顯示在2014年後各年齡族群偵測率趨勢皆下降,之後偵測率皆接近4成左右。